
拆解資產類別
資產類別是指具有相似財務特徵的投資組別。每種資產類別均具有其本身的風險及回報。各資產類別之間的關聯性一般不高;當某種資產類別表現向好,其他資產類別的表現不一/可能較好或欠佳。
擁有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(即多元化投資)有助平衡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。每個人的投資目標和個人情況不盡相同,因此資產類別的配置比重亦因人而異。
資產類別
股票(股權、股份)
如你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,即代表你擁有該公司的小部分權益。股票於股市上交易,股價會隨投資者的供求而波動。投資者主要透過以下兩種方式從股票獲利:
- 公司透過股息向股東分派部分利潤,形式可包括現金、額外股票或兩者兼備;及
- 以高於買入價的價格在股市沽出所持有的股票。
股票的吸引之處在於它們易於買賣,即流動性較高,但股價同時亦可能出現波動,意味有機會急升或急跌。例如,一間公司可能以高於其估值的價格獲收購,帶動股價上升,又或因為業績較預期遜色而被拋售。在傳統資產中,股票一般而言提供較佳長遠投資回報。
優點 | 缺點 | 風險評級 |
流動性風險低 | 受市場風險影響 | 低風險
高風險 |
上述優點及缺點僅屬其一
債券(固定收益)
債券亦稱為固定收益,因這種資產會向投資者/債權人支付固定利率。債券是發行人發出的「借據」,發行人會定期向投資者支付現金。
政府及公司為規模最大的債券發行人。債券的年期範圍廣泛,由數年至30年長期債券不等。債券發行人一般會就長期債券支付較高利率。除定期收取利息款項外,投資者在債券到期時(即償還時)亦會獲償還原本的投資金額。
然而,債券並非毫無風險。信貸風險(又稱違約風險)是指債券發行人(不論是政府或公司)可能無法支付息票(歷史上債券以實物形式存在,在發行時附有「息票」)或償還本金的風險。發行人的風險狀況會影響支付的利息水平,如風險較高,利息一般亦會較高。
優點 | 缺點 | 風險評級 |
市場風險較低 | 受信貸風險影響 | 低風險
高風險 |
上述優點及缺點僅屬其一
房地產(物業)
房地產以住宅物業為主,是全球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資產類別。根據近期估算,其總價值已超過全球所有股票及債務證券的總和。
投資者可直接作為業主,透過出租商用或住宅物業賺取租金回報。此外,亦可間接投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(REIT),持有房地產投資組合的股份。就像股票一樣,REITs同樣可在交易所買賣。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投資房地產,若物業升值並以溢價出售,投資者均可從中獲利。
房地產屬於有形資產類別,對部分投資者而言尤其吸引。此外,房地產與其他主要資產類別的關連性較低,有時甚至呈負相關,因而成為吸引的多元化投資選擇。
然而,房地產在市場危機期間可能難以變現,投資者可能無法在有需要時套現,甚至可能被迫接受較低的估值。這種「流動性風險」是投資者應視房地產為長期投資的主要原因。
優勢 | 缺點 | 風險評級 |
市場風險較低 | 受流動性風險影響 | 低風險
高風險 |
上述優點及缺點僅屬其一
另類投資
另類投資是一個統稱,涵蓋各種不屬於傳統投資類別(如股票、債券和現金)的資產。另類投資與傳統資產類別的關連性普遍較低,例子包括基礎設施投資、私募股權、商品及收藏品。部分投資者視房地產為另類投資,而加密貨幣則是近年新興的另類投資類別。
另類投資往往受機構投資者及高資產淨值客戶的青睞,原因是其具有提供巨大回報的潛力,兼具多元投資優勢。例如,商品可被視為對沖通脹的有效工具。然而,視乎具體投資工具,另類投資可能比傳統資產更複雜、風險更高,而且流動性較低,意味投資者急需現金時可能難以變現。此外,個別資產缺乏監管及透明度,亦可能成為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優勢 | 缺點 | 風險評級 |
可降低通脹風險 | 受流動性風險影響 | 低風險
高風險 |
上述優點及缺點僅屬其一
現金
現金通常被視為保存財富的最安全方式,因此是短期資金停泊的理想選擇,名義上一美元永遠等於一美元。現金包括實物貨幣、儲蓄及活期賬戶結餘、具稅務效率的投資工具及貨幣市場基金。對於風險規避型投資者而言,現金有兩大優勢:
- 流動性 :隨時可用,在市場下行時,持有現金可讓投資者以折讓價買入被低估的資產。
- 穩定性:股票及債券等其他資產雖然流動性高,但價格變動令波幅偏高。現金的另一特點是其回報一般與其他資產沒有關連,因而可成為多元投資的重要工具。
現金的缺點在於通脹會逐步侵蝕其實際價值。久而久之,只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其儲蓄的實際價值下降。因此,投資者應視現金為多元化投資策略的一部分,而非唯一選擇。
優勢 | 缺點 | 風險評級 |
市場風險低 | 受通脹風險影響 | 低風險
高風險 |
上述優點及缺點僅屬其一